当前位置:首页>>检察文化
焦成千:从《检察日报》汲取检察智慧
时间:2022-05-18  作者:焦成千:从《检察日报》汲取检察智慧  新闻来源:  【字号: | |
 从《检察日报》汲取检察智慧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焦成千

我到白城工作不久,曾要求市院办公室的同志帮助我“剪报”,即把每天《检察日报》第三版中的理论文章剪下来,以方便我阅读。过了一段时间,不见有人交来剪下的文章,我不好再追问,毕竟这是一件“私事”,不便强人所难;也许是人家根本没听明白、没弄清楚这位新来的检察长说的是什么、要干什么,不便回来求证,“剪报”之事也就无声无息、不了了之了。

进入2022年3月份,新冠疫情形势严峻。静态办公期间,我有了更多自由时间,便干起了别人没有干的“剪报”工作,只不过这次不再是用剪刀和浆糊,而是在《检察日报》手机电子版上,把第三版上的文章逐日逐篇下载、打印出来,再分门别类,分专题集中学习研究。

我最关注的当然是“少捕慎诉慎押”“能动检察”“诉源治理”等专题。看了30多篇文章后,我真切感到我对这些政策、理论和实践问题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,看得更清楚了,思路更明确了,工作更有信心了,好像几天的功夫就从“平地”“飞升”到了一个新的更高境界。我体悟到了共和国第七任检察长刘复之创办《检察日报》的高瞻远瞩和良苦用心。

检察职业是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。在国外,有的国家检察官、法官和学者的角色是可以是互换的,也就是说今天你是检察官,明天可能就去大学当教授,教书教腻了又去干法官,角色自由转换的前提是法律人有较高的理论积淀。我们目前还达不到这个程度,但终身学习应该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功,也是新时代检察人必须面临和回答的课题。走出校园,很多人再难有集中脱产学习的机会,如何不断提升自己?从何处学起?每个人的回答可能不同,我始终认为《检察日报》是检察人身边最好的老师,是检察人走向成功的“捷径”。

我与《检察日报》结下了不解之缘。我是在《检察日报》创办不久进入检察机关工作的,从《检察日报》忠实的读者,到《中国检察报》的通讯员,再到《检察日报》的作者,后来我又担任了省会市院宣传处处长,很多工作都和《检察日报》有关,我还应时任社长王松苖之邀到《检察日报》“授课”和参加研讨会。《检察日报》与我,如师长、如挚友,我对《检察日报》还是有些发言权的。

《检察日报》引领你“从政治上看”。《检察日报》第一版把中央关于政法工作的指示精神,把高检院党组的声音第一时间传达到了最基层。检察人员特别是检察长,通过及时跟进中央政法委、高检院的重大活动、重要工作部署,认真研读一版评论和头条的内容,从中可以了解最新的理念、思路和要求,找准和调整工作定位,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。第三版(理论版)上的文章,很多是同步跟进高检院的重大决策部署,就专门的问题在理论上进行的回应。如中央提出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后,《检察日报》第三版刊发了多位专家学者的系列文章,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回答了检察机关贯彻这一“新政策”的问题,帮助我们把脉定向、答疑解难。《检察日报》是检察人更新知识和理念,融会政治与业务、理念与实务、理想与现实的广阔舞台。
《检察日报》助推你站在理论的至高点上。理论是实践的基础,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必然是盲目的实践。检察工作不但实践性强,理论性也很强,必须首先从理论上弄清楚是什么、为什么、怎么做。而专业的法学期刊,理论性虽强,但“纯理论”离检察工作较远,而且多是长篇大论,让很多检察人员望而生畏,更别说个别理论文章有意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,云里雾里,不把你整蒙圈不罢休了。而《检察日报》第三版上的文章,多是针对某一个检察工作的具体问题进行的探讨,文风质朴,通俗易懂,有较强的指导性。这些理论文章很多只有几千字,不需要花费太长的时间去消化理解。记得我曾在理论版发表过的一篇论文,尽管是张军检察长签批,要求《检察日报》刊发的,编辑还是严格要求限定在10000字以内。《检察日报》理论版上的文章,很多就是像我这样普遍的检察人所思所感所悟,贴近检察工作实际,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,带着你一同向更高处攀登。
《检察日报》教会你工作的方法。《检察日报》第二版、第五版等版面的一些文章,从不同视角介绍各地的典型案例、经验做法、特色和亮点工作。从全国各地检察同行的工作中,你能找到自己的差距,从中学到人家的新理念、新思路和新方法。我在九台工作时,《检察日报》二版头条刊发了题为《检委会开到发案现场》的文章,介绍九台院检委会工作,这篇文章的题目本身就是工作做法,让全省很多基层院了解和借鉴九台检委会工作。
《检察日报》启发你的创新思维。创新不能闭门造车。“行万里路”,到更多的先进院现场学习效果当然好,但是这样的机会不会太多;“读万卷书”无疑是最便捷、“性价比”最高的学习方法。《检察日报》是一本“大书”,是我们“看世界”的窗口,是我们把握上情、了解下情最好的平台。从《检察日报》上,你能“把握上面的,了解下面的,知道别人的”,在此基础上“找到自己的”。而通过比较、研究、实践、提升,实现检察工作的突破和创新。
《检察日报》指导你的办案实践。《检察日报》发布的指导性案例、典型案例,是检察人员办案的指南。我们要善于运用好这些案例,透过这些案例,从中学到理念、方法和经验,在指导办案同时,也引领我们提升自己,办出具有指导性、典型性的案件。《检察日报》刊发的案例分析,既是向群众释法说理的鲜活教材,也是指导我们办案的可靠范例。有些专家学者,特别是一线检察官撰写的理论文章,直接回答了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,对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。随意翻看我下载的文章,如省院尹伊君检察长的《我对办案阅卷的理解》,全国优秀公诉人、全国检察业务专家撰写的《言词证据审查“五法”》《如何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》、《“三三工作法”做实做深业务数据研判》《依据法益是否受损认定高空抛物罪》等文章,适用性都很强,我们可以直接拿来指导办案和工作实践。
《检察日报》激励你的人文情怀。即使你对案件和检察业务不感兴趣,假如你是刚刚入职不久的“文艺青年”,你也能从《检察日报》中找到你的兴奋点。如从“先锋周刊”中,你可以找到党建与检察业务高度融合,体会到检察人的坚定信仰。“绿海·风景”、“绿海·纵横”等版块中对人生的感悟,对文学的感知,对法治的联想,对世事的洞察,都能使你在检察人庄严肃穆以外感受到温情的另一面。记得我在“绿海”副刊发表了小小说《秋雨》,该文获得了当年副刊唯一的一个一等奖,文章入选《法制新闻探索》一书,给我极大的鼓励,坚定了我做好检察工作的信心。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26年了,我还能清楚记得当年老检察长张清同志看到我的文章后,见人就转告的喜悦心情。如今斯人已逝,只留无限幽思。
这些都是我个人的感悟和体会,我相信,不同的检察人都会从《检察日报》中找到不同的自己。

当前,白城检察工作正处在由争先向“创优”的转型期。经过近一年的思想解放和理念转变,我们在认识上已经不再有大的障碍,我们的目标和方向都十分明确,我们的信念坚定不移,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能力不足,也就是说,我们不是不想干好,是不知道怎么能干好,不是“不愿”的问题,更多的是“不会”的问题。为此,市院出台了《“520”创优能力提升计划纲要》,目的就是通过五大方面20个小项目的强化训练,实现检察人能力和检察工作质效“双提升”。全市检察人员都要积极主动投身能力提升实践中,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,不断完善自我。而《检察日报》无疑是我们提升能力最好的老师、最可靠的朋友、最得力的助手。


“奇文共欣赏,疑义相与析”。但愿阅读、学习、研究《检察日报》成为白城检察人的新习惯,从检察长做起,从今天开始,从阅读一篇文章起步,向“专家型、有信仰的检察官”迈进,做一个“不一样的”白城检察人。

来源:白城检察

洮检新闻   更多>>
·鹤小白 · 普法进行时丨遇到校园欺...
·洮南市人民检察院开展清明祭扫活动...
·表扬听证架桥梁 主动帮扶暖人心
·洮南市人民检察院 “红心向党庆七...
·洮南市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职能...
检察文化   更多>>
·洮南市人民检察院深入企业开展职务...
·古城正益,薪火传承
·情人节后思——你的感情和钱还都在吗
·天津快板之住房公积金二三事
·远离间谍行为 共筑安全防线
检察风采   更多>>
·服务大局有新招 护企平台显成效
·远离间谍行为 共筑人民防线 洮检RA...
·天津快板之——住房公积金(二三事)
·检察长巡田,做好黑土地守护者
·洮南市院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竞赛活动
 
版权所有:吉林省洮南市人民检察院
技术支持:正义网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